跨境电商火不火?看看阿里京东腾讯每年在海外的布局就知道了。很多朋友看好跨境电商,却受限于选品技巧和运营经验,迟迟未敢入门。而在选品与运营两者中,选品又占大头,老话说“三分运营,七分选品”就是这个意思。本文将为大家带来亚马逊跨境电商选品的一些小技巧。
亚马逊跨境电商如何选品
选品逻辑
一般来说,选品要有逻辑性,也就需要有一定的选品原则性。选品原则可以归纳为2点:
1.兴趣使然原则
只有你感兴趣的产品,你才会可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产品的功能、特性、用途和品质等等,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产品的优势、价值和用途等。充分了解产品是做好产品的先提条件!
2.市场需求原则
大家都知道,有市场需要的产品才带来销量;市场需求不足的产品,可能无法给我们带来满意的订单数。所以选品要考虑市场的需求性,就是指要考虑目标客户群的消费点,从产品的市场容量出发。
选品依据
选品依据大概分为以下4个方面:
1、市场容量
市场容量指的是亚马逊平台内有多少空间可以“容纳”该类产品。这与平台本身的政策,消费者的接受度都有密切联系。卖家可通过谷歌搜索产品在互联网中的热度,也可以活用junglescout这种收录了大量亚马逊数据的网站,勾选站点、社区、SKU、销量范围等因素来筛选关键数据,摸清产品的市场容量,也可以使用Amzhelper数据选品来帮助自己更好的进行数据分析。
2、产品竞争情况
产品畅销与否,销量是指标。所以,亚马逊的RW(销售排行榜)具备很好的指导效果,仔细观察榜单,能够量化产品的热门程度。此外,还可以收集同类竞品的数据,如果竞品数量少却又登上畅销榜单,说明其成为“爆品”的潜力极大。
3、产品利润
利润会受到客单价的影响。对于卖家来说,选择某类目中客单价高的商品,利润空间更充足。如果该产品还存在功能拓展、升级的可能性,就存在利润提升的潜在空间。
4. 产品的专利产权
产品很好,很有市场,大蓝海,大前景,没什么卖家卖,但最终做出来却无法上架销售,最大问题就是专利问题,这个问题在跨境电商中很明显地存在,或者在没有被投诉之前大卖了一把,但最终可能会连累自己的整个店铺。
还有一些产品是政策监管品,也就是有一定的应用范围,有区域的限定等,这些产品如果没有拿到授权,也不能算是好选品。
跨境电商平台上的每一个LISTING背后都站着一个或一群卖家,这个页面所呈现出来的模样都是这些卖家呕心沥血精心优化的结果,效果怎样,就看我们会不会分析。分析得好,就是财富,不会分析或疏于分析,我们就缺失了一个重要的选品参考维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