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私域流量,就是你可以自由反复利用,无需付费,又能随时触达,被沉淀在公众号,微信群,个人微信号,头条号,抖音等自媒体渠道的用户。相对淘宝,京东,百度这些公域流量平台,它属于商家“私有资产”。

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我们在淘宝天猫网购的时候,快递包裹里经常会附带有各种各样的小卡片,卡片内容大同小异,就是扫码添加客服微信,可以凭好评截图领红包,或者索取操作视频等等,后续如果有需要,商家可能还会给你发送促销信息,甚至是让你帮忙做任务。

在你添加了客服个人微信后,你就成为了商家“私域流量池”中的一枚流量。再回头看看,从商家后续与你随时随地的联系沟通,你是不是就是上面释义所说的,可以自由反复利用,无需付费,又能随时触达的用户?

2018年底,在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年终秀上,他首次提出了“私域电商”的概念,并认为“2017年以来形成的私域社交流量,会在2019年出现井喷。”

现在对于私域流量的定义,正随着它的流行和不断增长的影响力而扩大。纷析数据创始人宋星认为,将私域流量定义在特定的平台上是狭隘的看法,“但凡是企业能够自己去接触、自己去运营的流量,都可以被称为私域流量。”

而私域流量又与社交电商密不可分。在社交媒体未普及之前,客户的电话号码、邮箱或者家庭地址可以被称为私域流量。后来出现了CRM客户管理系统,形式随着互联网、邮箱、电话、微信的出现,发生了不断的演变。最近悄悄上线的微信“好物圈”就是一个例子。

相比于淘宝等其他平台提供的大众流量,微信能够提供的更多是通过好友关系积累起来的私域流量。由个人社交圈形成的私域流量,获取成本极低,用户互动性强,长尾价值高,能在传播中快速形成裂变。而基于个人信用的用户关系,对产品的忠诚度较高,营销效果更好。

一位电商用户表示,相比于公开的电商平台,好友关系所推荐的产品相比较而言能够吸引她们进行购买。对于品牌方而言,私域流量无疑能够更加提升它们品牌推广的效率和收益。

总结:社交电商的目的就是提升流量,运营,然后变现。而如果你拥有了私域流量池,就可以比较轻松地实现品牌互联网营销盈利的闭环。

作者 跨境小菜